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市要闻

【贯彻落实自贸提升战略】绥芬河自贸片区案例获评国家级最佳实践案例

日期:2025-09-16 23:14 来源:今日绥芬河 访问量:
字号:

近日,商务部印发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的《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一证双线”新模式》成功入选,成为本批黑龙江省自贸片区中唯一入选的案例。此次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共有29项案例,主要涉及贸易便利化、政府职能转变、要素自由流动、开放通道建设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五个方面内容,引领带动全国其他地区推进深层次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该案例是针对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排队时间长、换装效率低、缺乏灵活性等痛点问题。绥芬河自贸片区立足市场主体需求与风险防控实际,创新实施“一张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特别行车许可证、两条境内运输路线”的管理新模式,显著提升了口岸跨境危险品运输效率和企业满意度,是我国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重要成果。

绥芬河市交通运输局口岸一组副组长钱玉盛介绍,传统模式下,特别行车许可证只注明一条境内运输路线,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入境后只能到达一个目的地场站进行换装,多辆车辆集中入境时,受单一场站换装能力限制,易发生人车滞留,存在安全隐患。

绥芬河自贸片区依托区域内有毗邻危险品场站的现实条件,经科学风险评估,协调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在原有路线基础上新增一条备选路线,允许企业根据业务量、服务效能等自主选择换装场站。

绥芬河市交通局集疏运中心主任付金表示,新模式下,车辆查验通关后,企业可根据换装价格、排队情况、服务质量等换装需求,自由选择目的地场站,这样推动经营主体之间的良性竞争,营造了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

绥芬河市南方燃气有限公司经理方森雄介绍,改革后,自由选择目的地场站最大限度节省了排队时间,多辆危险品运输车辆同时进境时,可进行分流换装,能节省3-5小时,多场换装的良性竞争,还使得每吨换装费用由200元下降至150元,运营成本降低25%。

为确保安全底线,绥芬河同步完善应急预案、优化运输流程、多语种安全提示等措施,强化全过程监管。交通运输、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加强对运输车辆的动态管理,对违规行为实行记分乃至黑名单制度,实现“放得开、管得住”。

绥芬河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局局长张娣表示,片区获批六年来,累计形成273项制度创新成果,获评省级创新实践案例56项;获评省级复制推广典型案例31项,居全省三片区首位。未来,绥芬河自贸片区将继续以企业的期盼诉求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制度创新这个核心,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持续推动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工作,为全国沿边自贸试验区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绥芬河方案”。

来源:今日绥芬河

撰稿:付晓军 王笛

校对:郭智琛

一审:鲁文博

二审:修晓花

三审:周桂成

责任编辑:

相关附件: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