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简报(第18期)

日期:2025-06-30 09:47 来源:绥芬河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 访问量:
字号:

    编者按:绥芬河市毗邻俄罗斯,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批发零售行业市场主体较多,对于新注册市场主体来说,起名字成为一件难事。针对这一现象,绥芬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拓创新,将DeepSeek技术与“名称帮办”服务深度融合,在“商事登记免费咨询 帮办代办”窗口提供免费“AI名称智能帮办”服务,为市场主体破局“起名难”。


打造边贸慧眼 实现AI名称智选 
——DeepSeek “AI名称智能帮办”助力市场主体破局“起名难”


    一、背景介绍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作为我国对俄贸易的重要节点城市,凭借毗邻俄罗斯的独特区位优势与丰富的资源禀赋,食品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跨境物流、金融服务等行业蓬勃发展,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平稳增长。然而,对于新注册的市场主体而言,市场主体名称的选取却成为一道难题。一方面,名称需符合工商登记的规范要求;另一方面,投资人常希望市场主体名称具备独特性、寓意吉祥的特点,能够契合市场主体发展定位与市场竞争需求。传统起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且难以满足市场主体多样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绥芬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号召,敏锐捕捉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潜力,将DeepSeek 技术与“名称帮办”服务深度融合,在商事登记“免费咨询帮办代办”窗口推出免费“AI名称智能帮办”服务,以数字赋能为市场主体破局“起名难”,开启了营商环境优化与体制机制创新的新征程。
    二、主要做法
    (一)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智能起名系统。绥芬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应用 DeepSeek 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工商登记名称管理规范,共同建立起“AI 名称智能帮办”创新服务模式。该创新基于 DeepSeek 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对海量名称数据进行分析与学习,精准把握名称规范要求与市场流行趋势。市场主体只需在AI软件中输入行业特点、经营方向和关键字等信息,系统便会在短时间内智能推荐出多个符合规定、寓意吉祥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称选项,并针对每个名称提供详细的含义解释、用字分析以及与行业适配性说明,为市场主体提供全面、专业的起名参考,助力市场主体选择符合心意且合规的名称。
    (二)创新服务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协同。为确保“AI名称智能帮办”服务的高效运行,绥芬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打造了线上线下协同的服务模式。在线下,设立“商事登记免费咨询帮办代办”窗口,安排专业工作人员为市场主体提供一对一指导,帮助其熟悉AI系统的使用方法,解答起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线上,办事群众可以通过网页端入口,实现随时随地进行名称查询与筛选,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线上线下的紧密配合,实现了全方位、多渠道的服务覆盖,让市场主体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起名服务。
    (三)强化数据管理,保障为企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是“AI名称智能帮办”服务稳定运行的关键。一方面,AI 系统可自动更新内容,及时获取最新的市场主体名称信息,不断丰富系统的名称库资源;另一方面,系统可定期对名称规范要求、行业术语、本地特色产业名录等数据进行更新,确保 AI 系统推荐的名称始终符合最新规定与市场需求。
    三、实践效果
    (一)便民利企,显著提升服务效能。“AI智能帮办”服务的推出,彻底改变了以往市场主体起名耗时耗力的局面。过去,市场主体可能需要花费数天甚至更长时间进行名称构思确定,而现在通过AI系统,仅需几分钟就能快速获取多个优质名称选项。这不仅大幅缩短了市场主体开办时间,有效降低了开办成本,还为办事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据统计,自该服务推出以来,市场主体名称自主申报时间平均缩短了70%,市场主体对起名环节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从根本上破解了“起名难”的困局,为市场主体快速进入市场、开展经营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优化政务,全面提升服务水平。“AI名称智能帮办”服务与线下“商事登记免费咨询帮办代办”窗口的有机结合,是绥芬河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模式,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贴心的政务服务,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转变。同时,该服务的推广也推动了政务服务流程的优化与再造,促进了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整体效能,进一步树立了政府部门良好的服务形象,增强了市场主体对政府服务的信任与认可。
    (三)创新驱动,有力助推城市发展。“AI名称智能帮办”服务作为数字赋能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对绥芬河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提升市场准入登记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更多企业前来投资兴业。新注册市场主体数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同时,该服务的应用也为其他领域的数字化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加速了绥芬河市数字化转型进程,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四、经验概况
当下,大数据应用与工作结合模式愈发显现,熟练掌握业务知识,熟悉业务办理流程,有利于适时选择大数据应用场景,进而有效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帮助经营主体消除办理困难,加强与经营主体、各部门之间的紧密沟通,建立起信用桥梁,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快速发展。
    五、启示借鉴
    (一)深化数据共享,优化智能推荐。持续加强 AI智能系统与市场主体数据库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数据资源的深度融合,通过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数据的实时交换与更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挖掘市场主体的需求特点与行业发展趋势,不断优化“AI名称智能帮办”的推荐算法,进一步提升名称推荐的匹配度与精准度。同时,密切关注政策法规变化、市场动态以及新兴产业发展,及时将相关信息融入系统数据更新中,确保AI系统始终保持先进性与实用性。
    (二)完善服务闭环,加强部门协同。着力打造更加完善的线上线下服务闭环,进一步打通市场监管与税务、银行、公安等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名称核准 -注册登记-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企业开办全流程环节的信息联动与数据共享。通过建立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简化办事流程,减少重复提交材料,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全面提升企业开办整体效率,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三)拓展应用场景,保障数据安全。以“AI名称智能帮办”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经营范围推荐、文书自动生成、企业年报填报指导等更多政务服务场景的应用,不断丰富数字政务服务内容,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在推进数字化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将数据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国家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与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切实保障用户隐私权益,为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来源:绥芬河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

撰稿:市场准入工作专班

校对:单璐暄

一审:李晓晓

二审:李忠宇

三审:张弛

责任编辑:

相关附件: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