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简报(第8期)

日期:2025-03-27 10:56 来源:绥芬河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 访问量:
字号:

    编者按:2025年“春风行动”专项活动启动以来,绥芬河市人社局积极响应“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号召,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效,创新开展“携岗赶集”活动。以“携岗赶集”活动为切入点,探索就业服务与产业升级、区域协同的深度融合路径,打破地域限制,搭建起产业需求与人力资源的“高速通道”,既缓解本地重点企业“招工难”,又为周边县市富余劳动力开辟职业转型空间,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

“携岗赶集” 助力稳岗就业开门红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粮食加工、物流运输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持续攀升,为此绥芬河市人社局以“春风行动”为契机,创新推出“携岗赶集”活动,通过跨区域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精准服务。积极帮助我市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招引紧缺人才,缓解春季“招工难”“用工荒”。

一、直播招聘会亮点纷呈

“赶集”首站选择了近邻东宁市。日前,市人社局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携带俄麦诺食品有限公司、辛巴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玛速玛汽车零部件进出口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75个优质岗位做客东宁市公共就业服务直播间,以“赶集”形式现场参与东宁市就业部门组织的线上招聘会。招聘会直播期间,主播向东宁市广大求职者介绍了我市跨境电商贸易、粮食进口、物流运出、食品加工等产业取得的显著进展以及我市广阔的发展平台和丰富的就业机会,互动环节就福利待遇、优惠政策等与粉丝、观众热情互动,宣介我市招才引才留才政策,诚邀广大求职者加入我市产业发展大潮。这一举措不仅是对传统招聘模式的突破,更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通过“携岗赶集”,绥芬河市人社局将本地优质岗位“打包”输出至周边城市,吸引外地劳动力资源回流,同时为兄弟县市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就业服务新格局。

二、岗位需求与行业前景

近年来依托口岸优势,逐步形成以跨境电商、粮食加工、物流运输等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重塑了区域经济格局,也为就业市场注入新动能,催生出多层次、多维度的岗位需求,折射出行业前景与人才流动的宏观趋势。绥芬河与东宁、牡丹江等周边城市的产业互补性,为跨区域就业协作奠定基础。例如,东宁的农业劳动力可向绥芬河食品加工业输送,而绥芬河的跨境电商企业则为周边县市青年提供职业上升通道。这种“以产带人、以人促产”的互动模式,不仅缓解用工短缺,更推动区域形成“产业—人才—城市”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富层次性与前瞻性的职业选择空间为构建开放型就业生态提供实践样本。

三、打造“大就业”工作格局

下一步,绥芬河市人社局将组织更多的“赶集”活动,“携带”更多招聘信息,广泛参与周边城市开展的线上、线下招聘会,将域外富余劳动力与我市诸多紧缺就业岗位有效整合,引领兄弟县市强化就业服务跨区联动、就业信息跨区共享,全力打造“大平台”“大就业”工作格局,凝聚合力,确保高质量充分就业迈出坚实步伐。从更深层次看,这一活动折射出就业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赋能”的转变逻辑。推动“人岗匹配”从单一招聘行为升级为“产才融合”更通过“以业聚人、以人兴业”的循环机制,为沿边地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人力资源支撑。逐步形成“政策联动、资源互通、服务一体”的格局,不仅缓解绥芬河市用工短缺问题,更推动劳动力市场的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携岗赶集”不仅是单次招聘活动,更是区域就业服务一体化的开端。“携岗赶集”以创新之姿破解就业难题,为绥芬河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水。随着活动的持续推进,“春风”必将吹暖更多求职者的职业梦想,书写稳岗就业的崭新篇章。


来源:绥芬河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

撰稿:劳动力工作专班

校对:单璐喧

一审:李晓晓

二审:李忠宇

三审:张弛

责任编辑:

相关附件: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