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路站”到“加工厂”,绥芬河让进口肉类“落地生根”。8月18日,记者在黑龙江省国际首站进口肉类监管中心看到,占地1.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主体正式封顶。这一总投资1.05亿元的项目,预计在今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
黑龙江省国际首站进口肉类监管中心项目主体一共五层,其中一、二层为冷库,三、四为加工车间,五楼为项目综合体。作为项目运营方,绥芬河市汇腾进出口有限公司已深耕对俄肉类贸易多年,主要经营牛肉、鸡肉、猪肉等进口产品。项目投产后,公司将依托绥芬河口岸优势,构建“境外采购—口岸通关—保税仓储—精深加工—国内分销”的全链条体系。
绥芬河市汇腾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梅表示,企业打算在今年12月末把首站的业务进行全力推广,把一、二楼的冷库全面利用起来,把更多的国外肉类产品丰富到我们国内各个企业,让他们在年末给到老百姓更实惠的价格。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向北开放背景下,该项目被赋予更深远的意义。绥芬河是勇立潮头的城市,近年来,绥芬河依托多区联动优势,大胆试、大胆闯。其中,综合保税区放大制度创新和平台功能,为国际首站进口肉类监管中心提供“全周期、全要素、全方位”服务与政策支持。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管理局副局长肖士雄表示,综保区管理局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全流程、专业化的服务,让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既充分的释放综保区的政策优势,也帮助企业快速扎根、高效运营。